首页 资讯 正文

江西95后小伙:手搓飞行器跨海 全网400万粉丝追更

体育正文 282 0

江西95后小伙:手搓飞行器跨海 全网400万粉丝追更

江西95后小伙:手搓飞行器跨海 全网400万粉丝追更

大江网(dàjiāngwǎng)/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钟冬梅报道:13岁的刘祥强,对(duì)航模一见痴迷。28岁的刘祥强,梦想驾驶自制飞行器环游中国。 手搓“地效飞行器(fēixíngqì)”跨海飞行,复刻世界最大飞机AN-225,将《三体》里的水滴飞行器,《迪迦奥特曼》里的亚特迪斯号(dísīhào)、胜利飞燕号,《南天门计划》里的鸾鸟航空母舰等一一搬进(bānjìn)现实……刘祥强以(yǐ)“魔界造物(zàowù)”为个人(gèrén)IP,专注于DIY航模和科技类视频的制作,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,目前,已成为全网累计粉丝量超400万的科技自媒体创作者。 刘祥强出生于江西南康,从小便对车、飞机等充满(chōngmǎn)兴趣。读初一时偶然间接触(jiēchù)到航模,从此便入了“坑”。从航模爱好者到考取航校(hángxiào)、创办无人机公司,再到科技领域短视频博主,他在追逐梦想的同时(tóngshí),点亮了更多人的航空梦。 “我(wǒ)最早玩的其实(qíshí)是四驱车,但我父亲觉得那是玩具,不太支持。”刘祥强回忆,他(tā)真正接触航模是在初一,当时的家在一所大学里面,偶然看到一名大学生在玩航模,自那天起,他一有空(yǒukòng)就跟在后面玩耍。 看得多了便想自己(zìjǐ)上手。父亲看出刘详强的痴迷,这次并没有(méiyǒu)反对。“父亲觉得航模(hángmó)属于手工制作,就很支持我,给我买了一套(yītào)设备,大约500元。”有了设备后,刘祥强花在航模上的时间更多了,不仅尝试自制航模,还经常去参加航模表演。 初中(chūzhōng)毕业后,刘详强放弃读高中,毅然报考(bàokǎo)了航校。三年航校生涯,他沉浸(chénjìn)在专业知识的海洋,设计(shèjì)学、材料学、空气动力学、电路结构、机械原理、遥控飞行……很多知识课本里学不到,他便去航模论坛、贴吧搜索,也时常参加航模聚会交流技术。 毕业后,刘祥强放弃了在珠海的(de)高薪工作,选择回到家乡(jiāxiāng)创业。“父亲当时劝(quàn)我先上几年班,但得知我坚定(jiāndìng)回乡创业后,还是支持了我创业资金。”刘祥强说,他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,一开始做无人机植保,折腾了半年效益不佳,后又转向(zhuǎnxiàng)无人机测绘,这才摸对了路子。 创业之余,刘祥强开始(kāishǐ)为自己的航模梦想付诸实践。他的卧室就是他的工作室,一个人(rén),一张桌,一堆工具(gōngjù)(gōngjù),没有激光切割就用美工刀切割,没有3D打印就“手搓”零件。逐渐磨损的工具、切割零碎的板材,见证了青年追梦的岁月。 2019年(nián),朋友推给刘祥强一条国外社交平台的航模视频,他猛然发现(fāxiàn)国内(guónèi)还没有航模领域的博主,于是萌生(méngshēng)了做自媒体的想法。当时他正在做一台激光切割机,一边绘图制作,一边拍摄剪辑,终于发布了他的第一条视频,时长8分31秒。 此后,刘详强陆续发布了魔翼90、F-14“雄猫”战斗机、JAS-39“鹰狮(yīngshī)”战斗机、歼(jiān)-10D隐身战斗机等航模的详细制作视频(shìpín),但这类“教程式”的长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并未泛起“大(dà)水花”。 复盘后(hòu),刘祥强改变了视频风格(fēnggé),融入了更多创意表达(biǎodá)。能飞天的滑板、坦克、自行车,可载人的超轻型飞机、地效飞行器,搬进现实(xiànshí)的科幻飞行器,“魔界造物”以其独特的脑洞和无限的创意,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。 “魔界(mójiè)造物”第一个“出圈”作品以及最为人熟知的作品,还得是(shì)“地效飞行器”——利用地面效应提供支承力而飞行的动载工具。 2020年,在(zài)赣江边上,刘祥强成功试飞了自己设计(shèjì)制作的第一台地效飞行器,灵感来自前苏联设计的“里海怪物”。此后(cǐhòu),他便(biàn)有了制作载人地效飞行器的想法,由于制作成本太高,直到2024年3月,这个想法才成功落地。 “首架载人地效飞行器从设计制作(zhìzuò)(zhìzuò)到(dào)试飞成功,整整耗时三个多月,最快时速达到53公里每小时。”刘祥强并不满足,很快他启动了第二代(dìèrdài)载人地效飞行器的设计制作,在气动外形、工艺材料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,通过小比例模型稳定性优化验证(yànzhèng),解决了气动不稳定的历史性问题。 2025年3月,刘祥强驾驶着(zhe)第二代载人地效飞行(fēixíng)器在汕头南澳岛完成了首次跨海飞行,横穿10公里海峡,往返20公里。“速度快,飞行平稳,也不怕礁石浅滩,在水面飞行兜风或路亚钓鱼是没问题的。”刘祥强说(shuō),“而我真正的目标是设计(shèjì)制作一架多功能地面效应水上飞机,进行全国环游(huányóu)飞行。” 仲夏的赣南气温(qìwēn)稳步回升。 在南康区龙华镇一幢白色民房(mínfáng)内,刘祥强(liúxiángqiáng)团队正在对地效飞行器做优化升级(shēngjí)。这是刘祥强老家,也是他的航模工作室。“我们在筹备商业化量产销售,确保各项性能更加优化稳定。”刘祥强说。 工作室的(de)一角,上(shàng)百架形态各异(xíngtàigèyì)的航模静静陈列。“这是我们复原的中国第一架飞机冯如号,还有六代机、歼-10、运-20等等,这些都是试飞成功(chénggōng)过的飞机。”刘祥强如数家珍,“我想,等收藏的航模足够多了,就开一家航模博物馆。” 刘祥强很纯粹,他的(de)(de)团队也是。设计师袁佳在(zài)加入刘祥强团队之前,先是“魔界造物”的粉丝。屏幕那头天马行空的创意设计(chuàngyìshèjì),点燃了他对飞行的想象,于是他从游戏设计转到工业设计,从粉丝变成了并肩作战的“造梦者”。 受刘祥强影响的不止袁佳。去年6月,刘祥强受南部空军邀请参与“蓝天春蕾计划”,给贵州遵义(zūnyì)新洲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课,在烈士陵园,他(tā)操控着歼-20航模(hángmó)呼啸翻腾,孩子们追着影子奔跑(bēnpǎo)。不久前,他受邀前往龙华中学进行航模表演,小粉丝见到他高兴地大喊:“魔界造物(zàowù)!魔界造物!” “看到(kàndào)他(tā)们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我(wǒ),也许我能做些什么,就像当年那个大学生影响我一样。”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,刘祥强毫不吝惜在平台分享自己的设计图纸,也会积极回应网友的询问与期盼。他想让(ràng)更多人对航空感兴趣,以及让感兴趣的人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。 “也许以后的某个飞行员或是宇航员,就(jiù)是从看我的某个视频开始,点燃了航空梦(mèng)呢!”刘祥强笑道。
江西95后小伙:手搓飞行器跨海 全网400万粉丝追更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